历史

第一百四十九话 旁听(1 / 4)

推荐阅读:

王教授走到讲台上,环看了一下四周,有点无奈,虽然他的课更多的是理论知识,但是,能够静下心做研究的确实是少。

“你们有来混学分的,有来旁听的,我现在想来听听,你们对核这个东西有多少了解”王教授认真的说道。

一个女同学认真的说道:“核可以制造核电站”

一个男同学说道:“核可以制造原子弹和氢弹”

王教授笑着补充道:“你们说的是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应用,还有吗?”

其余的同学都没有回答的了。

王教授笑着对杨乐说道:“旁听的同学,你来说说吧!”

“现在对于核的应用,主要在于军事化和民用化两个方面,军事化主要是制造武器,这种武器的应用一个是战术核弹一个是战略核弹,这个我就不细说了,民用化最常见的是核电站是没有错的,我国的核电站已经升级到第四世代,基本上可以最大化利用核的剩余价值,还有一个是用在科技方面,比如航空航天上使用的核电池,人造太阳等”

“核电池,你当是科幻小说呢”其中一个男同学突然叫道。

杨乐也不急,接着说道:“核电池并不是新兴事物,早在1974年美丽国就发明了核电池,他利用了核的半衰期是百年的特性,成功的发明了核电池,这种电池在太空中,可以使用长达百年之久,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技术,现在的很多卫星就在使用这个技术,包括国际空间站,核电池发明的虽然早,他也能提供很多的电能,试想,如果手机使用了核电池,那么,你从买到手机的那一天起,就不用充电,你死的那一天,手机还有电。换个比方,如果你在一个孤岛上面,如果有这么一个核电池发电机,那么,你这个地方完全就不用拉电线,是不是很方便”

“既然有了核电池,为什么不利用呢?”一个男同学好奇的问道。

“其实主要是安全性,核电池毕竟是核材料,如果把这种核材料收集起来,会不会引发核泄露,就算不是人为收集,如果天气过热,质量问题引发核电池起火爆炸之类的。其次是现如今的核电池,还是比较大的,电池在于他的微型化,现在的核电池还没有办法做到锂电池大小,或是代替锂电池”杨乐认真的解释说道,“现在说一千道一万,就是核的可控化的问题,而现在我们对于核的理解,也仅仅是最初的那些东西,对于核的研究,我们任重而道远,如果能把核可控,那么华夏核应用,最少可以进步7到10代左右”

杨乐的话让几个同学都若有所思。

“教授,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王教授认真的说道:“这位同学说的很对,在核的应用领域,我们还差的太远,就像他说的,几代核物理专家都在进行核的可控化的研究,但是还是差的太远,不少专家得出结论,核的可控化,可能要百年或是更久,我们对核的了解还太少”

王教授以此为契机,开始讲起课来,虽然核可控化还遥远,但是,对于核的理解,应该能够多更深一步,至少能让后人,更多的理解核和核的应用。

这一节课讲的内容,比起杨乐的神级学识还是差了很多,但是,毕竟这是讲给大二的学生,如果是讲给研究生,应该内容更丰富才是。

杨乐想回去写一篇核可控的论文,也许能把核的应用向前推进一大步,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还不至于,毕竟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如果贸然而行,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一直到了9点下课的时候,杨乐知道这课也就是今天晚上能听,因为其他的时候,和自己的专业课是有冲突的,所以,现在肯定是先保专业再管其他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