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049 真正的目标(2 / 4)

推荐阅读:

“啊?”

“一台津门‘铁牛’加装收割套件,卖四万一台,阿公你买不买?”

“你说书么?我不买我不是猪头三?”

咂了咂嘴,吴成林顿时反应过来,“你能做到?”

“还有的赚。”

张浩南面带微笑,“阿公,二手‘铁牛’‘东方红’,咱们一个镇就有不少吧?”

洛邑拖拉机的“东方红”在姑苏、毗陵、梁溪都有不少,实际上本地都不爱用松江拖拉机厂的四轮拖拉机,不是不好,是力道不够。

水乡烂泥地恶心人起来那是真的崩溃,所以老款“东方红”和津门“铁牛”反而实惠。

也因此随着时代变迁,留了不少“旧时代的残党”,但残也没残到哪里去,主打一個皮糙肉厚,在新时代还是有船可以坐的。

“收割机套件我直接去梁溪采购,‘太湖路轻工技校’有个校办厂在澄江,没什么效益,盘下来也不要多少钱的。到时候就做农机改装套件。”

实际上水乡小农最好的选择是小型农机,可惜,倭奴扶桑货太贵,连螺栓都是十五块钱一个。

这年头基本工资还是三位数,小农一年到头能搞千八百块就属于中等水平,花这个钱没戏。

所以机械收割全靠农村大队来主持,每家每户掏点收割费就行了。

张浩南打算卖改装收割机的同时,还要建立农机销售点、维修站,这时候电瓶消耗是不会少的。

一台车两个电瓶外加四个备用,一个村大概四台车,二十四台电瓶是必须的。

理论上一个县的电瓶销量可以有一千六百左右。

当然这只是理论,实际上很多农业县肯定没这个钱,但只算姑苏、毗陵、梁溪三个相对发达的城市,那么也有两万多的潜在市场。

这还只是纯粹农机,默认一辆车用电瓶都卖不掉。

原本陪坐吃茶拉拉家常的刘知远没想太多,但他下意识地在那里算电瓶销量,然后随便抛算了利润,当即愣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