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杲杲秋阳(6)(1 / 1)

推荐阅读:

运动会结束,一班的整体成绩平平,最后还真是靠着广播稿子拉回了综合分数。女子接力惨败,男子接力拿了第三名,夏淳领了奖牌回来,苦笑道果然跑不过体育特长生。

体育比赛不是学生的重点,陈帆自费购买了小奖品送给拿了奖项的同学,热热闹闹的秋季运动会彻底落下帷幕。

周一早读课,陈帆说这个月的月考会换一种形式考试,是选拔性质,与通常的考试不同,所以这一次的成绩不会列入年末评优的参考。

王铭东带头追问,陈帆才道清始末。

川海三年前建立了国际交流中心,定期安排与美国合作学校交换学生,美其名曰赴美修学。如今的高二年级去年接待了八名美国来的交流学生,今年则轮到川海往外输送。交流时间包括往返一共二十天,时间定在十二月,需要在美国度过圣诞与新年。校长希望让真正有需求的学生开拓视野,这八个名额里有六名需要通过选拔考试确定,而另外两个人则是内定。

季遂乐基本可以确定王铭东会是内定之一,他是本校初中知根知底,加上成绩好为人活络,是非常典型的老师最喜欢的学生。

这个消息对大多数人都是好事,有兴趣去交流的学生可以争一把,成绩平庸的也不用上压力。

王铭东还想追问出卷的风格,被陈帆斥回去,只能一脸悻悻地埋首背课文。

夏淳在一片读书声里问徐聈清:“你要不争取一下,你爸爸不是刚好在……”

徐聈清在做摘抄,没理他。

隔天就是考试,还是按照之前的成绩分考场。许是大家都清楚这次月考的目的性,考场氛围格外轻松,传试卷时都能听见有人在哼S.H.E的《波斯猫》。

拿到卷子,季遂乐有些愣神。

这不就是……竞赛风格的卷子吗?

题目不算难,却极其考验学生的灵活性与逻辑思维。在南源上竞赛课那会儿,老师还常常告诉他们,这些题目在中学时代叫头脑风暴,等长大之后就叫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都是提前了许多年的知识。

对于有竞赛班经验的季遂乐,这些题目就像是半卖半送一样。

国际交流的选拔,语文考试自然不难,差距主要集中在数学跟英语上。数学有不少规律题,这类型的题目季遂乐没做过一百也有八十,答起来得心应手,整套卷子写完落笔,其他人都还在苦思冥想,奋笔疾书。

她第一次在川海感受到学习的轻松。

也许是她太压抑自己,那一次失利带给她的心理负担太重,她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划到失败者的阵营里,输了一次,就该跌入谷底。

但这些对于其他人而言困难的题目,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她其实比许多人优秀。

季遂乐从写完卷子就开始发呆,一直到考试铃声结束铃响起才回神。她没有回过头检查错题,但她莫名有一种自信,这一次的答卷,她写得很好。

英语考试也是如此,最后的作文题与季遂乐才读过的杂志里的一篇文章不谋而合,完整的内容她记不得,但开头与结尾令她印象深刻。

He longed for a new life

他渴望一次新生。

三天之后,陈帆结束了一堂数学课,让季遂乐跟他一起去办公室。

陈帆起初对季遂乐的印象很一般。她沉闷不活跃,入校的成绩不算特别理想,第一月考数学成绩也不高,在陈帆眼里她已经自动归为了普通学生,甚至还可能是未来的数学危险分子。

月考的试卷不归陈帆改,由命题组的老师亲自批阅,改了三天才完全改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