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 18 章(1 / 5)

推荐阅读:

杨窈若第二日醒来后,就开始对着屋子转圈,盘算着她要带什么进县里,值钱但不方便带的东西她也要藏起来。对于伯娘的秉性,她自认为也是有几分了解的。

她真要是去了县里,伯娘可不会顾忌,铁定要到她的屋子里搜刮的。

哼,她才不会让伯娘得逞。

其实那些东西她未必在乎,但是!给伯娘不可以!

怀着这样的心情,杨窈若充满斗志,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她都瞪大眼睛巡视过去,确保连根针都不留下给伯娘占便宜。

在把最后一个木箱都上了锁后,杨窈若拍了拍手上的灰,满意点头。

她的兄长成为有官身的武将一事,已经被藏不住话的伯娘给传了出去,这也成功让杨窈若不论在村子里做什么,都顺畅自如。

杨窈若一找里正,说自己要去县里住上几日,里正连要做什么都不问,双手奉上文书,还想让妻子把杨窈若留下用膳,她忙拒了,不过临走前送了她些布匹绢花,却怎么都推不掉。

要做的准备几乎都做好了,杨窈若也警示过伯父伯娘不许在自己离开后搬入原来的屋子,至于他们会不会听就是另一回事了。

原本杨窈若是想自己租驴车进城,结果当晚里正家中的下人就来了,还是牵着有棚的马车来的,虽然那马看着血统就不大好,皮肉松松垮垮,一副先天不足的样子,而且还上了年纪,可那毕竟是马,比普通的青壮年奴隶要贵得多。

可以说,为了讨好杨窈若,里正家里是下了心思的。

杨窈若本想拒绝,可仔细想想,自己孤身一人去县里,若是叫人盯上了怕是危险。要是是坐马车去,即便马的成色不佳,多少也是个震慑,叫人知道她在当地也是有靠山的,不是随便什么地痞流氓能欺辱的。

于是,在里正家下人的殷勤下,杨窈若的行囊很快都被搬上马车,她也坐了上去。

都说马车如何好,带着棚,不必担忧风沙,可是杨窈若坐上去后,只觉得拥挤气闷,并不喜欢。她觉得远没有之前坐驴车来得舒服,虽说沿途有些沙土,可风吹来,人心都敞亮了不少。

没什么好抱怨的,有马车坐就算不错了。许是看她坐的是马车,城门口那些看着就凶神恶煞的官兵态度倒是比对寻常进城的庶民好点,当然,也只是语气上的稍微好点,若想要卑躬屈膝,就不是一辆老马拉的车能做到的,至少也要四匹骏马拉车。

杨窈若趁着里正家马车的东风,还大摇大摆的在客舍住下。

箱笼都被搬上去后,杨窈若连收拾开箱都没等,就迫不及待地出门。她虽然不怎么喜欢钻研学问,但对于拜师还是很新鲜的,因为从未体验过。

去书院的路上,她还在不断和赵夙演练,自己见了应先生该说什么,可能会问她什么问题,到时该如何作答。

“若是我不会,你一定要记得要告诉我答案,我再复述出去。”杨窈若再三叮嘱赵夙,可后面又不免担忧,“这算蒙骗吗?到时我真的一鸣惊人,让那位应先生以为我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结果收入门下,发现我不但不聪明,还懒散,空会夸夸其谈,连孔子都要对宰予失望,应先生该不会要连夜把我逐出师门?”

赵夙认真观察她的神色,见她皱眉苦恼,竟不是玩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